《中国记者》2017年09期刊登目录
目录
图片赏析
《美在绽放一瞬间》——评瑞士悬崖跳水比赛 鲁鹏;2
每月评论
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给新闻传播学研究带来的新课题 本刊特约评论员;张洪忠;5
言论·信息_月度聚焦_本期看点
本期看点 文璐;6
言论·信息_月度聚焦_前期反馈·编读往来
“京原路8号”推送与评论反馈 7
言论·信息_月度聚焦_会议
陈星工作室交流研讨会暨岭南方言文化传承保护中心启动仪式举行 7
中国晚协第32届年会在广州举行 7
特稿
打造具有通讯社特点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刘思扬;8-10
封面专题:我挂职 我蹲点——不一样的经历与发现
精准定位 扎根调研 扶志为先——贵州省石阡县定点扶贫的挂职感悟 沈乾坤;10-13
深读编辑“下乡记” 赵威;14-16
三年“赶考”路——兰考蹲点手记 宋晓东;16-18
半百之年,我为桑坡做的那点事 卢风海;19-22
做好铺路石,当“永久牌”的第一书记 唐书伟;22-25
认识一个更真实的乡村——三合镇挂职笔记 张大川;26-29
《福州晚报》记者挂职社区:当“小巷助理”,做居民的贴心人 王威;29-31
“两个半”记者驻村扶贫记——零距离,看得更真切;真融入,做得更实在 赵杰;黎海滨;赵帝;32-35
我的挂职经历:打开理解新闻的另一扇窗 肖名焰;35-37
西双版纳报社:扶贫又扶智,从小事实事做起 苏云华;38-40
论坛
“四个全面”和马克思的“全面观” 徐人仲;41-43
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几个基本点 周志懿;43-45
羊晚:民生大报做强时政报道三大追问 孙爱群;46-49
破解传统媒体衰亡论的关键是什么?——对新闻实践中几个现实问题的思考 应晓燕;王学锋;49-53
论坛_学者界面_基金项目课题
多重交互关系下“一带一路”对外传播的重心与策略 唐润华;牛天;54-57
论坛_学者界面
“一带一路”国际高峰论坛前后相关报道的特色、不足与改进——以巴基斯坦《黎明报》为例 吴梦林;梁海明;58-63
外宣:将国家比喻为一个人,与真挚、真实的人打交道效果最好——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广播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传播为例 周文韬;贾亮;64-66
论坛_西北政法大学与《中国记者》合办
拓宽研究视野 促进业界学界沟通交流——首届“何微新闻奖”青年学者与学科创新发展建设论坛综述 王洋;薛金丽;67-69
视点
新华社微纪录片《无悔的誓言》这样出炉 70
只要一根火柴,老故事一点即燃——微纪录片《无悔的誓言》导演手记 魏骅;71-73
在茫茫大海中寻找耀眼的闪光——《无悔的誓言》背后的“微”创新 饶力文;73-75
用心采访、用情拍摄——探究《无悔的誓言》多媒体采集致胜“法宝” 王全超;76-77
人与新闻_好记者讲好故事
我采访的三位玉树母亲 李琳海;78-79
人与新闻
我用新闻来“戍”边 阿依努尔·谢坎;79-80
在德国“遇见”马克思 胡钰;81-82
新媒体
移动互联网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新趋势 周晓鹏;83-85
地方新闻网站采编设计的转型与流程再造 马哲;85-87
地方
《江西日报·都市新刊》如何讲好“江西故事” 张晓欣;88-90
《闽东日报》“好好学习”平台打造影响力的实践与思考 邱树添;90-92
《深圳商报》创新科技报道的“底色”与主线 王海荣;93-95
以“品牌活动”激发纸媒“新动能”——以《金华晚报》“邻居节”为例 童飚;范贞洪;96-97
深耕主业 分众传播:地方党报以专刊带大报的实践探索——以《焦作日报》为例 金桂香;98-100
案例与方法
PPP报道:不做旁观者,要做参与者 潘晓娟;100-101
党报生态环境保护报道的问题意识 王新成;102-104
挖掘党报“沙场点兵”亮点 做好重大报道谋划创新 李辉;104-106
如何净化楼市舆论场、走出房产报道误区 陈光义;107-109
新形势下参考报道如何当好省委“眼睛”、服务大局——以《新华日报》相关报道为例 林培;110-113
深度挖掘,小切口反映大主题,讲好中国故事——《一粒种子的世界较量》获中国新闻奖的采写体会 李新雄;115-116
案例与方法_学者界面_基金项目课题
高校新闻宣传阵地“全媒体”发展的途径探析 武楠;113-114
国际视野_学者界面
日本大报与新媒体融合的营销策略 雷紫雯;117-119
国际视野
分类广告:全球媒体集团转型的另类路径 王武彬;120-122
新媒体语境下美国三大报纸的内容生产与产业运营新态势 任琦;应霁民;蒋卫阳;123-125
视觉
走进阅兵场:我的“朱日和时间” 邓华;126-127
言论·信息_外媒速览
外媒速览 张宸;128
欢迎订阅2018年《中国记者》 75
就《中国记者》来稿格式及引文注释规范敬告读者、作者 129
欢迎订阅2017年《中国记者》杂志 130